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原發表日期:2021-01-13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經濟日報記者]:
從今年開始脫貧摘帽地區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有哪些考慮?謝謝。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
關于脫貧攻堅之后究竟怎么做,社會各方面都十分關注。中央已經作出了決策部署,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要把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下一步我們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主要是守住一條底線、健全一套政策、壯大一批產業。
守住一條底線,就是不發生規模性的返貧。健全防止返貧動態幫扶和監測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等導致基本生活嚴重困難戶開展動態監測,及時納入幫扶政策范圍。為脫貧地區設立了五年過渡期,與“十四五”規劃相銜接,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后再“送一程”。在西部地區確定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進行集中支持,增強其鞏固脫貧成果及內生發展動力。
健全一套政策,就是推動政策舉措平穩轉型支持鄉村振興。把脫貧攻堅期內形成的組織動員、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協作幫扶、考核督導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和機制辦法借鑒應用到鄉村振興上來。特別是做好財政投入、金融服務、土地支持等政策銜接,推進領導體制、工作力量、規劃實施、項目建設和考核督導的有效銜接,建立上下貫通、精準施策、一抓到底的鄉村振興工作體系。
壯大一批產業,就是推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持續發展。穩定加強產業發展扶持政策舉措,引導和支持以縣為單位,規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完善全產業鏈支持措施,加快農產品和食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建設一批產業園、科技園和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推動產業特色化、品牌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經過8年的持續奮斗,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成就,也是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決策。下一步,我們要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要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方面工作做好,做的更扎實。謝謝大家。
[鳳凰衛視記者]:
這幾年鄉村面貌發生了哪些變化?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不少網友對此十分關心,請問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有什么考慮呢?謝謝。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
這位記者提的問題很好。關于鄉村建設不僅廣大農民朋友關心,社會各界也十分關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一大亮點。下面請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同志回答這個問題。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
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建設全面提速,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鄉村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是鄉村的路通暢了。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二是用水方便了。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三是衛生條件改善了。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8%,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四是通信快捷了。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網絡比例均超過98%,用兩句話來概括,村容村貌變美了,生活環境變好了。
但鄉村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短板,需要不斷地加強建設、持續改善,讓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這是黨中央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重要體現和重大部署。我們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實施方案,盡快啟動,加快建設。
初步考慮重點是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堅持規劃引領、有序推進,統籌縣域內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科學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類推進村莊建設,保護好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
第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要求,全面改善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條件,特別是在往村覆蓋、往戶延伸上下功夫,支持5G、物聯網等新基建向農村覆蓋延伸,重點改善通自然村道路和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推動實現城鄉居民生活基本要件大體相當。
第三,強化公共服務功能。適應農村人口結構和經濟社會形態的變化,持續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加強鄉鎮為農服務中心建設,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第四,整體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加快中西部地區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建立美麗宜居宜業鄉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