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原發表日期:2021-07-23
來源:云南網
作者:袁舒敏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涉及面廣、整治難度大,需要機制創新,需要因地制宜,需要長遠打算。要遵照中央環保督查的指示,統籌推進、標本兼治,切實做到“整”有章法、“分”有活力,全面調動各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干凈、整潔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建設多姿多彩的美麗鄉村。
因地制宜,示范先行
以鄉村振興示范村為基點,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根據實際情況、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結合各村(社區)實際,以主人翁的身份思考問題,提出有利于本村長遠發展的建設性思路和規劃。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堅持先易后難、先點后面,以一個中心輻射整個片區,合理安排整治任務和建設時序,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鄉村振興助力。
黨建引領,網格治理
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緊緊圍繞“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的總體思路,以組織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改善村人居環境為出發點,建立人居環境網格化管理機制、動員廣大農民群眾,廣泛參與、集中整治,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強化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激發內生動力。
健全機制,立足長遠
要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全面對標對表中央和省、市、區的部署安排,認真謀劃好下一階段工作,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努力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長效管理機制,健全村莊長效保潔機制,推動各村(社區)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和“大清掃、大消毒”愛國衛生運動,加大健康理念、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完善農村公崗網格化管理機制,嚴格日常監督考核,最大限度發揮公崗作用。同時,定期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檢查,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落實整改責任,明確職責分工,細化量化任務,確保村清潔戶干凈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