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臺】泗縣:農民返鄉創業保衛淮北純種土毛驢
原發表日期:2022-05-12
來源:AH泗縣
作者:董立厚 劉文化
泗縣:農民返鄉創業保衛淮北純種土毛驢
(導語):“小灰驢,白肚皮,粉鼻、粉眼、小黑蹄”,這是以前流傳在淮河以北一帶的順口溜,說的就是淮北灰驢的外貌特征,如今這種家畜越來越少,被列為瀕危的國家保種項目畜種。而在泗縣,有一位返鄉創業者,專門飼養、繁育淮北灰驢,希望把瀕危的畜種——淮北灰驢數量擴大,為保衛優良畜牧種質資源做出貢獻。
【正文】在泗縣屏山鎮屏北村的畫媚家庭農場,記者看到,趁著上午溫暖陽光,一些灰驢在驢舍外護欄圍起來的運動場里閑庭信步。看到生人,憨態可掬的灰驢還以為有人要飼喂,紛紛湊上前來。如果你伸手去撫摸它,它又會溫馴地耷拉下毛茸茸的長耳朵,而這些驢,就是被列為瀕危的國家保種項目畜種——淮北灰驢。
【同期聲】泗縣返鄉創業者許述章:我們當地小黑驢外表看非常漂亮,兩邊有鷹膀,渾身毛細皮薄,小時候有一句順口溜,叫小灰驢白肚皮,粉鼻粉眼小黑蹄,它眼圈是白色的,嘴頭是白色的,肚皮也是白的,蹄子是黑色的。
【正文】據了解,淮北灰驢主要分布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區,肉、役兼用,輪廓明顯,灰色細毛為主,體質健壯結實、性情溫馴,膀子兩邊是黑色的,叫鷹膀,背線是黑色的,一直到尾部,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好、抗病能力強、繁殖性能好的特點。在上世紀80年代,全省淮北灰驢的飼養量約30萬頭,而目前全省存欄量只有幾百頭甚至更少。
【同期聲】泗縣返鄉創業者許述章:結合小時候看到我們當地有養這種驢的,長大以后看到少了。正常吃這些豆草、小麥桿、玉米桿,以草為主,你像其它肉驢不一樣,以飼料為主,這種(淮北灰驢)肉質是比較好的,比較細嫩的,這種驢耐粗飼,抗病能力強,還又好養,所以我想從事這個(淮北灰驢)養殖比較好。
【正文】2020年春,回鄉創業的許述章,來到屏山鎮屏北村,投資400多萬元,把170多畝低洼水塘“整治”成養殖場,成立了泗縣畫媚家庭農場,從鄉下專門收購淮北灰驢進行飼養繁育。
【同期聲】泗縣返鄉創業者許述章:像這么大(購買一頭)都在一萬六這樣,最小的(一頭驢)也得六、七千塊錢,凈驢(購買和養殖)我們也投資了100多萬元,剛開始買稍微便宜點,后來人家一知道我們經常買這種灰驢價格比平常(每頭)高千把塊錢。
【正文】把淮北灰驢當作“寶貝”,泗縣鄉下收不到了,他就跑到泗縣周邊幾個縣去收購,不到兩年時間,許述章養殖場內,淮北灰驢母驢已經達到46頭,公驢已經達到12頭。在省、市、縣、鎮畜牧專家指導下,許述章嚴格按照淮北灰驢保種場繁育技術要求,精心飼養和繁育。
【同期聲】泗縣返鄉創業者許述章:灰驢號稱鐵驢子,基本上不生什么病,但是在飼養過程中還是要細心管理的,比如說飼養的草一定要干凈,給它搞碎,早上喂一頓,晚上喂一頓,夜里還要加草,飼養是比較關鍵的,衛生經常要搞好。
【同期聲】 許述章妻子吳畫媚:脂肪太多發情就比較低(經常讓驢出舍散步),我們養殖繁殖要保持繁殖率和繁殖質量,這個驢周期比較長。
【正文】飼養和繁育淮北灰驢,繁育周期長,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許述章就利用養殖場內50多畝水面,養殖魚類,把養魚的收益用來補貼養驢。接下來,許述章還打算養殖一些普通的肉驢和山羊,來緩解飼養繁育淮北灰驢的資金壓力。目前許述章的飼養繁育淮北灰驢已經列入省、市、縣畜禽遺傳資源保種項目,并帶動附近6名村民就業增收。
【同期聲】泗縣畫媚家庭農場飼養員吳紅娟:工資3000塊錢一個月,每個月按時發放,老板待遇還可以,主要就是老板發展這個養驢產業很好,我就看中他這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