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廣明2號”培育成功 標志中國農科院落實種業行動方案邁出堅實一步

    原發表日期:2021-12-12

    原發表日期:2021-12-12

      12月8日,“廣明2號”白羽肉雞新品種發布會在北京和廣東聯合召開,會議正式發布我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廣明2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漢中表示,中國產白羽肉雞新品種“廣明2號”培育成功,標志著中國農科院落實種業行動方案邁出堅實的一步。
      “多年來,白羽肉雞種源一直受國外品種控制。”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文杰介紹,培育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遇到了育種素材積累時間短、育種新技術應用不夠、推廣體系不完善等多重困難。
      文杰說,新品種的培育成功得益于:多方發力,加速“廣明2號”白羽肉雞新品種的成功培育;科企融合,為“廣明2號”新品種的培育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技術創新,提高新品種生產性能,加速趕超國際水平。
      “‘廣明2號’新品種的成功培育和審定通過,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全國畜牧總站王宗禮站長呼吁,廣大種畜禽企業和養殖場戶,繼續大力支持民族種業發展,把肉蛋奶的盤子牢牢把握到中國人自己手中。
      在白羽肉雞育種方面,品種通過審定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第一步。目前,中國農科院已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白羽肉雞研究中心”,將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持續推進育種攻關。王漢中表示未來,在畜禽種業科技創新方面,將開展以下五方面行動:
      一、全力推進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建設。目標建成“五個最”的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打造畜禽種質資源戰略保存的“全球庫”,成為世界領先的資源創新中心。攻克重點技術,發掘新種質和新基因資源,建設高水平鑒定評價平臺,為現代種業自主創新提供原始素材和科技支撐。
      二、加強畜禽生物育種基礎和技術創新研究。以解析畜禽遺傳基礎科學問題為主線,構筑生物育種理論創新體系,構建前沿畜禽生物技術創新平臺。
      三是加強畜禽重大新品種培育。圍繞新時期國家重大需求,適應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資源高效、環境友好、優質多元的畜禽品種,達到種源安全、產業安全和動物源食品供給安全的要求。
      四、加快建設和布局畜禽種業創新基地。有序推進畜禽種業創新基地建設和布局。加快已有基地建設、加速新基地立項,并積極謀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生豬科學中心”,推動“生豬創新試驗基地”布局。全面提升畜禽種業基地條件能力,支撐我國畜禽種源自主創新。
      五、創新育種組織方式,科企融合推動畜禽育種產業化。圍繞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驅動模式,加強科企融合,激發內生動力,形成多方協同創新機制。聯合建立院企現代化育種平臺,加速育種技術應用,加快推進核心種源新品種培育,實現高效擴繁、市場推廣、產業開發,來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畜禽種業品牌。

    欧美怡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