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日報:吃雞?國內這類種源100%靠進口!北京打破國外壟斷

    原發表日期:2021-12-18

    原發表日期:2021-12-18

    12月18日,由平谷區峪口禽業、中國農大和思瑪特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培育的沃德188、沃德158兩個肉雞新品種,被農業農村部正式授予證書。其中,沃德188終結了我國快大型白羽肉雞100%依靠進口的時代。

    京城自主培育
    我們經常吃的雞,也被“卡脖子”嗎?在不久前,答案還是肯定的!
    “我們國家是美食大國,光是雞就有小白雞、黃羽肉雞、白羽肉雞和蛋雞四類。其中,占我國吃雞市場近50%的白羽肉雞,種源長期100%依賴進口。”峪口禽業品種研發中心的李光奇介紹,這對我國肉雞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構成潛在威脅。
    沃德188的成功研發,意味著快大型白羽肉雞不再被國外育種公司控制,保障了我國的雞肉安全供給。
    目前,京城已經形成了品種完善的肉雞家族。據介紹,沃德188是大型白羽雞,158則是小型優質白羽雞,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長速。比如,188在42天內就能長到2.8公斤以上,而158則要歷經50天才能長到3.5斤。此外,在肉質上、主體性能上也會有差異。
    沃德188、158,加上2018年通過審定的168以及正在培育的178,已經組成了品種完善的肉雞家族。
    現場頒發證書的“沃德188”和正在培育中的“沃德178”屬于分割型,滿足快餐團餐分割雞消費需求;“沃德168”和“沃德158”屬于優質型,比較適合做扒雞等熟食,或者滿足家庭整雞消費需求。
    歷經十年艱辛
    生物育種的時間相當長,沃德188的誕生就用了整整十年,從育種流程、方案制定,都要重新建立和摸索。
    “育種首先需要生物素材,我們花了四五年時間,才選育出幾種核心素材。”峪口禽業品種研發中心李光奇介紹,市場喜歡腿大、翅膀大的雞,養殖戶則需要成本低、長速快的雞,雜交選育要把這些需求都納入其中。沃德188的育種創新運用了基因組育種技術和智能化信息技術。
    完成幾十個品系組合的選育后,還要開展大量的測定工作。“誰跟誰配起來,優勢最明顯,我們都要一一測定。”李光奇說,這個過程也需要兩三年。
    這還不算完。研發方要找養殖場進行中試,看能不能達到預定目標,然后再進行育種現場審核、檔案查看和生物安全體系檢查,最終才能通過品種審定,頒發證書。
    中國農大教授楊寧說,沃德188的成功研發實現了白羽雞的進口替代,相當于以前是“跟跑”國外育種公司,現在“并跑”。但生物產品是動態的,育種也是逆水行舟,一定要考慮未來五年到十年的需求。
    “我們也希望通過助手和學生,把接力棒傳下去,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
    為何誕生平谷
    近年來,平谷區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和相對完整的農業產業體系,全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2021年,國家現代農業(畜禽種業)產業園通過中期評估,成為全國畜禽品類最全、品種最豐富、自主知識產權種類最多的國家級畜禽種業產業園。
    “金三角”是平谷農業中關村的重要模式,即政府、科研機構與企業合力,進行農業科技的攻關和創新。此次白羽肉雞新品種由首農旗下的峪口禽業、中國農大楊寧教授團隊以及思瑪特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培育,體現了平谷農業中關村“金三角”的優勢。
    平谷區負責人說,平谷區明確提出未來打造“高大尚”平谷的奮斗目標,其中居首的“高”就是建設“高精尖”的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打造農業中國芯,努力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走在前列。沃德系列肉雞品種的成功培育,加速了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的建設步伐。


    欧美怡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