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羽肉雞產業上游價格上漲超兩倍,為什么這輪雞周期這么瘋?

    原發表日期:2023-03-13來源:新浪網

    原發表日期:2023-03-13

    來源:新浪網

      華創證券指出,受海外禽流感影響引種受限,今年祖代種雞更新量預計約90萬套,同比減少約30萬套(-29.5%),缺口高于歷史任何一次。同時祖代品系結構變化、種雞質量較差且種公雞短缺等因素導致實際供給以及換羽彈性有限,相對過往周期的邊際變化使得本輪超級雞周期具有較高確定性,這一輪有望創出歷史新高

      最近養雞產業鏈表現有點強勢。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數據,2023年以來,白羽雞商品代雞苗價格持續攀升。

      2023年第1周,白羽雞商品代雞苗價格1.44元/只,而到了第8周,價格已經達到5.18元/只,漲幅259.93%。

      隨后據中信證券研報數據,2月25日-3月3日,山東煙臺雞苗均價5.92元/羽,環比上漲12.6%,同比上漲433%。

      3月6日,行業龍頭益生股份商品代雞苗最新報價6.60元/只,日漲近10%,近20天漲幅接近50%,再創近兩年新高。

      為何價格持續上漲?

      資料顯示,雞肉養殖鏈(主要指白羽雞)從上到下可以分為祖代種雞-父母代種雞-商品代雞苗-商品代肉雞。

      據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祖代種雞的缺失是本輪雞肉養殖鏈條高景氣的根本原因。

      供給端,一方面2022年我國進口祖代雞的數量較少,全年更新量約96萬套,同比下降25%,且大幅低于100-110萬套的均衡需求量。

      另一方面,海外禽流感又使得引種進一步降低,祖代雞的供需缺口加大。

      據華創證券研報,截至2023年2月28日,美國在本輪禽流感疫情中已發生318例商業養殖場、459例家庭養殖場HPAI、撲殺禽類數量達到58.53M,疫情影響州達到47個,相較上一輪禽流感疫情在更短的時間內產生了更大的影響范圍與撲殺數量。

      此外,疫情在南美洲繼續擴大傳播,阿根廷近日出現第二例禽流感疫情,因疫情影響阿根廷已將暫停禽類產品出口,南美洲疫情發展或影響全球雞肉供應,進一步加大種源緊缺程度。

      而需求端,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航空機場、旅游酒店和餐飲業逐漸恢復,消費需求增加,也就意味著白羽雞肉消費將出現增長,從而帶動對雞苗的需求,導致雞苗價格上漲。

      事實上,祖代雞緊缺先傳導給父母代雞苗,父母代雞苗從去年6月開始上漲,去年11、12月漲幅最大,當前緩慢上漲。

      分析師稱這一輪雞周期有望創出歷史新高

      華創證券指出,受海外禽流感影響引種受限,今年祖代種雞更新量預計約90萬套,同比減少約30萬套(-29.5%),缺口高于歷史任何一次。同時,祖代品系結構變化、種雞質量較差且種公雞短缺等因素導致實際供給以及換羽彈性有限,相對過往周期的邊際變化使得本輪超級雞周期具有較高確定性,這一輪有望創出歷史新高。

      其同時表示,短期看,疫后經濟修復有望提振餐飲場景需求,下游養殖盈利預期背景下雞苗企業訂單需求遠大于計劃生產量,雞苗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而中長期看,前期價格下跌導致的“不敢養、不愿養”將擴大供給缺口,隨著上游祖代產能缺口的傳遞,疊加需求層面消費的邊際復蘇,其預計商品代雞苗以及雞肉價格也將沖擊歷史新高。

      蛋白替代邏輯下白羽雞迎景氣上行

      據華西證券研報,白羽雞是重要的動物蛋白來源,也是豬肉的重要替代品,在豬肉出現供需缺口或豬價過高的情況下,禽肉需求會出現上漲。

      復盤歷史,2018年開始的非洲豬瘟對我國生豬產能造成了災難性影響,2019年生豬價格飆升其后至2020年整年維持高位,禽肉替代效應明顯。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和2020年,受非瘟疫情影響,豬肉產量出現大幅下降,其在肉類(豬牛羊禽)產量占比分別為55.63%/53.85%,而在此期間,禽肉產量出現上漲,2019年禽肉產量占比相較2018年提升5.86%至29.27%,2020年進一步上升至30.91%。

      華西證券指出,由于今年冬季北方多地出現非瘟疫情,對育肥豬和母豬產能造成了一定影響,未來豬肉可能出現供需缺口,豬價出現超預期上漲,白羽雞的替代效應將逐漸顯現,助推白羽雞產業鏈出現景氣上行。

      華創證券也表示,伴隨著防疫政策不斷優化,雞肉消費中占比較大的餐飲市場或將迎來復蘇,并且雞肉作為當下最便宜的低料肉比動物蛋白,在糧價高企的背景下,與其他動物蛋白的價差會不斷拉大,形成對其他肉類消費的持續替代,行業總量擴容到100億只可以期待。

    欧美怡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