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驢研究院在驢奶抗炎和抗氧化方面的綜述以封面文章發表

    原發表日期:2022-04-22來源:聊城大學作者:王長法

    原發表日期:2022-04-22

    來源:聊城大學

    作者:王長法

            近日,毛驢高效繁育與生態飼養研究院在食品科學領域經典期刊《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在線發表題為“Effects of donkey milk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的綜述性論文,并被遴選為封面文章(Outside Front Cover),李艷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王長法教授為文章的通訊作者,聊城大學農學與農業工程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本論文的發表也標志著我院在驢奶研究方面獲得系列進展,也為我國驢產業從前期的“屠宰吃肉取皮”向“活體循環開發”轉變指明了方向。

    【文章鏈接】 http://dx.doi.org/10.1111/jfbc.13935

            驢乳是一種營養成分極為接近人乳的特色優質品種乳源,具有增強免疫、保肝護胃和延年益壽等獨特功能。驢奶特殊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與乳中特質活性成分密不可分。該綜述引文110余篇,從驢奶中的功能性生物活性成分入手,在化學分析、細胞模型及動物模型三個層面上系統闡述了驢奶所具有的抗炎、抗氧化功能,深入解析了氧化應激同炎性反應之間的復雜關系,并詳細探討了驢奶在炎性相關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發揮的作用,為驢奶作為一種營養調節劑在炎性相關的慢性疾病中應用奠定了基礎。
     

     

     
     
             同時針對驢奶中關鍵特質活性成分,驢研究院也開展了基于代謝組數據分析不同品種(系)驢奶關鍵成分的研究。研究發現三粉驢奶中36種代謝物顯著高于烏頭驢奶,而13種代謝物顯著低于烏頭驢奶,進一步鑒定關鍵代謝物發現,如L-谷氨酸和L-谷氨酰胺、葡萄糖和膽堿在兩個品系奶中差異顯著,可能歸因于兩個德州驢品系的遺傳差異。這些代謝物或可作為奶中營養品質的特質成分,為后續挖掘關鍵物質并建立標準檢測方法,進而指導生產提供依據。研究成果“A metabolomics comparison in milk from two Dezhou donkey strains”在食品科學領域經典期刊《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在線發表,聊城大學農學與農業工程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07/s00217-022-03962-8

     
           課題組前期開展了驢奶的生產性能測定工作,牽頭率先制訂了《德州驢生乳》及《生驢乳》等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課題組研究還發現驢乳與人乳中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還發現驢奶中溶菌酶含量遠高于其他哺乳動物(人、牛、羊)乳;驢奶中體細胞數顯著低于牛奶,提示驢奶質量優、抗性強。進一步通過比較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及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闡述了驢奶中溶菌酶含量高的分子機制,論文《Transcriptome Atlas of 16 Donkey Tissues》發表在《Front Genet》雜志上(https://doi: 10.3389/fgene.2021.682734)。 課題組周苗苗博士在驢乳成分合成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論文《Cloning,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onkey (Equus asinus) oligopeptide transporter 2》發表在《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上(https://doi.org/10.1111/jpn.13615).
     
            上述研究得到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SDAIT-27)、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項目(LJNY201713)、聊城大學畜牧學學科開放課題(319312101)、山東省驢產業科技協同創新中心開放課題(3193308)和聊城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318052024)的資助。

    欧美怡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