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teel農產品解讀:簡析豬價弱勢影響下的市場困境與機遇(20231205)

    原發表日期:2023-12-05來源:Mysteel農產品

    原發表日期:2023-12-05

    來源:Mysteel農產品

    【導語】進入四季度,隨天氣轉涼降溫,國內終端消費逐步增量。根據Mysteel農產品重點樣本企業數據監測,81家屠宰企業開工由10月1日的130856頭回升至12月4日的151445頭,區內漲幅達15.7%;11月份日均宰量環比10月日均漲幅亦達10.5%。那么在需求季節性回升期,生豬價格仍弱勢難提,養殖行業面臨何種困境與難題,后續市場能否出現轉機,本文將做以下簡要分析 。

    1.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養殖行業困境重重

    進入四季度,國內生豬價格震蕩回落,價格由10月初的15.81元/公斤降至11月末的季度低點14.15元/公斤,降幅達10.5%。進入12月份國內生豬價格仍難有明顯回升,持續在14.2-14.5元/公斤區間弱勢運行。豬價在季節性消費回升期,難有明顯改善,養殖端壓力不斷升高,行業困境重重。

    困境一:成本壓力大。就2023全年來看,國內生豬產業幾乎全線虧損。仔豬市場,1-11月份全國7kg仔豬年均價為377元/頭,同比去年頭均下滑90元左右。就各大上市豬企320-450元/頭的仔豬成本,少部分尚處小幅盈利或盈虧平衡點附近,但多數企業仍面臨較大的高成本壓力。育肥豬市場1-11月份出欄均價為15.0元/公斤,同比下滑3.6元/公斤。根據前10家上市豬企業公布數據,企業主流養殖成本 8.0-8.7元/斤。年內豬價仍難明顯回歸,疊加飼料市場回調空間有限。企業高成本壓力仍在。

    困境二:行業持續虧損。1-11月份國內生豬自繁自養虧損在138元/頭,除7-8月份短時盈利,其余時間皆有虧損;外購仔豬虧損亦高達282元/頭,年內無明顯盈利階段。根據前三季度收入前7家的上市豬企報表顯示,企業虧損幅度仍大,歸母凈利潤為-1.68億元至-38.58億元不等。

    隨行業虧損面積增大,規模企業及集團場亦面臨成本,疫情,現金流的多重壓力。隨前期上游產能去化速度緩慢,后續豬價上升的空間仍有限,行業寒冬已至,企業面臨巨大生存考驗。集團企業在降本增效,提升養殖效率的同時,更多同步尋求資金支持,保證企業現金流,抵抗行業風險,等待行業的周期性回升。

    困境三:產能去化不理想。上游產能整體去化并不理想,更多原因來自于行業規模化擴張及發展。年內豬價持續低迷,中小養殖戶難以扭虧未盈,在面臨成本及資金壓力同時,更要面對生物防控帶來的多重風險,隨行業準入門檻提高,散養戶加速退出。規模、集團場來看,其融資能力相對較強,前期整體現金流較為充裕,部分企業意向在豬價低迷的當下通過滿產運轉提高產能利用率,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目的;再次挺過“寒冬”就是“春天”的判斷,綜合影響國內能繁母豬產能去化速度。截至10月末,官方數據顯示國內能繁母豬存欄在4210萬頭,仍超出正常保有量的2.7個百分點。

    2.后續市場機遇與威脅

    隨冬季氣溫不斷下降,豬瘟疫情區域多有反復,在現金流及疫病多重壓力影響下,生豬行業整體產能或仍繼續收縮,隨近月國內中大豬及能繁母豬加速去化,預計明年下半年生豬市場或迎來轉機。短期市場來看,南方氣溫仍相對偏高,腌臘灌腸活動雖有開啟,但尚未進入集中期,中下旬隨南方平均氣溫降至10度以內,節日需求備貨帶動,腌臘灌腸活動集中開啟,肥豬需求提量或同步帶動標豬價格止跌后小幅回歸。


    版權聲明:文章內容版權歸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鋼聯)所有,受我的鋼聯委托,在此聲明禁止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違法轉載或使用,否則將會受到法律追究。如有合作意向,請聯系我的鋼聯,網址:https://www.mysteel.com

    欧美怡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