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teel農產品解讀:廣東外貿和常住人口雙雙下滑 北豬南調有點難(20230401)

    原發表日期:2023-04-01來源:Mysteel農產品

    原發表日期:2023-04-01

    來源:Mysteel農產品

    前言:廣東常住人口四十年首降,外貿訂單同比下滑明顯,作為豬肉主銷區,年均消耗生豬近5000萬頭,廣西、江西、湖南等地均以外調廣東市場為主,然而隨著廣東本地產能的提升,疊加終端消費恢復緩慢,綜合來看廣東生豬市場自給自足能力提升,當地經濟提振仍需時日。

    如圖所示2022年4-10月廣東價格高于贛桂湘三省的價差較大,2023年春節過后,兩者價差微小,因此三省的生豬調運廣東受阻,當前多以調運山東、江蘇和浙江為主。廣東豬價沒有明顯優勢后,南方豬價話語權持續偏弱,年后業內人士紛紛去廣東調研市場,不少人感慨經濟大不如前,肉價上漲乏力,大有經濟蕭條之像,廣東的經濟現狀也成了熱議話題,逆全球化和全球貿易摩擦導致全球經濟和貿易活動低迷,勢必影響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的廣東財政收入。 

    據相關報告指出,2022年,廣東經濟發展形勢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此外進出口貿易同比跌幅明顯。

    2023年廣東進出口貿易同比跌幅明顯:

    3月24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按人民幣值,下同)為10872.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2.4%。其中,出口為7073.8億元,同比下降10.4%。

    從主要國別(地區)出口值情況來看,今年1-2月,對美國、歐盟和東盟分別同比下降24.1%、9.5%和0.2%,對中國香港也同比下降15.5%;從重點商品出口值情況來看,今年1-2月,機電產品、家用電器、手機、服裝及衣著附件分別同比下降10.5%、14.4%、14.9%、30.3%。

    同時,作為外貿第一大省,今年1-2月,廣東進出口總額的降幅遠深于全國降幅。早前,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61768億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34936億元,增長0.9%;進口26833億元,下降2.9%。

    不僅如此,盡管2022年廣東省進出口規模連續37年保持全國第一,但其占全國比重明顯、持續在下降。3月27日,廣東省統計局公布的另一組對外貿易數據顯示,今年累計至2月,廣東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為17.6%,其中出口占全國比重為20.2%。

    而此前五年的數據則顯示,2018年-2022年,廣東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分別為23.5%、22.6%、22%、21.1%、19.8%;同期出口占全國比重分別為:26%、25.2%、24.3%、23.2%、22.3%。兩者均呈逐年遞減態勢。廣東外貿訂單減少明顯,外來務工人員相應縮減,因此豬肉消費恢復緩慢,廣東豬價走強仍需時日。

    廣東常住人口四十年來首次下降: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2022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中有關人口的數據如下: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8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465.40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4.79%,比上年末提高0.16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5.20萬人,出生率8.30‰;死亡人口63.00萬人,死亡率4.97‰;自然增長人口42.20萬人,自然增長率3.33‰。雖然2022年廣東省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正數,但常住人口卻是負增長。2021年末廣東常住人口為12684萬人,這意味著,2022年廣東常住人口比2021年減少27.2萬人。

    終端消費且看經濟提振情況:

    廣東和海南價格優勢不再,海南部分豬源甚至調往廣東。2022年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由于受疫情影響,部分行業特別是服務業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原來在廣東打工的內陸省份農民工返鄉就業,外來人口減少是豬肉消費大幅下滑的主因。 從當前全國豬肉消費來看,大城市需求穩定恢復,三四線城市和農村消費大不如前,主要是老百姓的消費購買能力仍待恢復。 南方豬肉消費季節性明顯,年后 2 月份是消費低谷,7 月份天氣炎熱加之學生放假是明顯淡季,十月份第四季度開始后消費需求會穩步增加。目前生豬產業競爭愈發激烈,產業鏈各環節面臨諸多困難和壓力,如養殖、飼料、疫苗、屠宰、物流等方面,價格波動頻繁,供需矛盾凸顯,豬周期逐漸被打破,行情走勢難以預判!


    版權聲明:文章內容版權歸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鋼聯)所有,受我的鋼聯委托,在此聲明禁止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違法轉載或使用,否則將會受到法律追究。如有合作意向,請聯系我的鋼聯,網址:https://www.mysteel.com

    欧美怡红院